一代高僧怎就成了掌管婚姻的“和合之神”?细说唐代高僧万回的趣事
唐代高僧万回和尚烟火味十足:世人称之为“万回哥哥”;他常年出入皇宫,身边美人相伴;后世还把他当作掌管婚姻的“和合之神”。
万回俗姓张氏,弘农阌乡人。传说他的母亲在拜了观音像后怀孕,儿时的他傻傻痴痴,直到八九岁才会说话。
万回有个哥哥,在遥远的辽阳服兵役。有人给他家传来口信说,哥哥已经死在了辽阳,父母为此悲痛不已。万回却对父母说:哥哥没有死,你们准备一些衣物粮食,我去看望他。
父母将信将疑,给他准备了行囊,万回“出门如飞,马驰不及,及暮而还”,还带回一封哥哥的亲笔信,信笺封口的浆糊尚未干透。这一来一去一万多里,顿时震惊了乡里,从此人们以“万回”称呼这个神奇的少年。
后来人们才发现,万回不光是飞毛腿,他那些不着边际的话语,其实都是预言,且大多都得到了验证。于是,万回在当地逐渐名声鹊起。
有一天,村里来了个高僧——玄奘法师,他向人们四处打听有没有一个叫“万回”的菩萨。原来玄奘在印度取经时,曾经在佛祖的佛龛前见到过一行字:“菩萨万回,谪向阌乡地教化。”
二人相见,谈起西域风情,万回了如所见,这下就坐实了万回就是菩萨化身。玄奘法师特地为万回布施三件法器——僧衣僧瓶僧钵。
万回和尚最神奇的是无师自通,史料并未记载他有学习佛法的经历,也没有师从。万回还有一个特长,即预知祸福,他用这个特殊技能,无私地帮助身边的人,无论贫贱都平等对待。
于是万回名声大噪,惊动了女皇武则天,从此他成了武则天、李显、李旦和李隆基三代皇帝的座上宾,常年出入宫中。
武则天的男宠张易之兴建府邸,请万回光临赐福,万回却说了两个字——将作。不久神龙Z变爆发,张易之的新府邸被没收,成了将作府的监牢(将作,古代朝廷机构,相当于现在的建设部)。
临淄王李隆基拜访万回,万回故意怠慢发脾气,赶走他身边的人,却悄悄抚其背说:你将来有50年天子之命,要自爱啊,五十年之后就不知道了。后来人们才知道,50年后爆发了安史之乱。
中宗李显在位的时候,韦后和安乐公主权势熏天,万回却不客气地指着二人说:“三郎要砍你们的头!”二人误以为“三郎”就是行三的李显夫妻和合符使用方法,于是毒杀了皇帝,却不知道李隆基也叫三郎。
武则天晚年重用酷吏,大兴冤狱,大臣们活得战战兢兢,每天临上朝前都要和家人诀别。宰相崔玄暐预感自己会大祸临头,可就是不知道祸从何处来,变得忧心忡忡。他的母亲卢氏给他出了个主意:何不请万回大师来给你指点一二?
万回到崔府后,卢妈妈送给他一副银质勺箸。没想到万回却变了脸,他拂袖而去,走到门前一甩手将银勺箸扔上崔家屋顶。
崔家人顿时慌了,以为大祸临头。还是崔玄暐冷静,他令人上房寻找银箸,却意外地发现银箸正插在一本书上。书被拿下来一看,崔玄暐魂飞魄散,那竟然是一本谶纬之书,这种书一旦落在办案人员手上就是谋反罪!
崔玄暐这才明白了万回的用意,他赶紧一把火将谶书烧掉。果然,不久就有大理寺官员上门,声称接到举报,崔玄暐私藏谶书。当然他们把崔府搜了个底朝天,也没有找到那本书。
唐睿宗李旦复位后,对万回尤其尊崇,他将万回接入集贤院,令两个美人侍奉左右。万回的徒弟谢皎然艳羡地说:“紫绂拖身上,妖姬安膝前。”
唐睿宗景云二年,僧伽菩萨(即观音)来到大唐,万回前往拜谒,菩萨摸着他的头说:“小子何故久留?可以行矣。”原来菩萨要招他回到佛界了。
月余后,80岁的万回突然对弟子们说要喝家乡的水。弟子们面面相觑,长安到哪里弄阌乡的水?万回一指门前:“堂前就有。”
万回和尚怎么就成了掌管婚姻的“和合之神”了呢?这个演变跟关羽的神话很相似。万回圆寂之后,民间掀起了一股对他的崇拜热,因此各地僧侣百姓纷纷为他塑像造龛,各种神奇的传说开始附会于他的身上。
有史料记载:宋时,杭城以腊月祀万回哥哥,其像蓬头笑面,身着绿衣,左手擎鼓,右手执棒,云和合之神。祀之人在万里外可使回家,故曰万回爱情锁心符。
万回的俗化形象,从宋朝开始深入人心,慢慢演变成了“和合之神”、“团圆之神”,甚至连他的称呼也成了“万回哥哥”。
这个有趣的故事记载于唐人段成式的《酉阳杂俎》,书名取自于梁元帝的“访酉阳之逸典”。酉,是指神话传说中周穆王藏异书的大酉山和小酉山,酉阳逸典就是指藏于世外的秘籍奇书。俎,是古人用来盛放祭肉的礼器。杂俎,意为天地间的百味,杂然前陈,比喻此书天覆地载,无所不有。
事实上也是如此,《酉阳杂俎》的题材介于历史与小说之间,情节生动奇幻,涵盖了历史、地理、天文、建筑、艺术、宗教、动植物学、法律、杂技、外交、饮食、医学、婚书等唐代民间生活的方方面面,被誉为“唐代的百科全书”。
《酉阳杂俎》既是珍贵的历史资料,又是大唐生活画卷的重现,它触发了众多文学家的创作灵感,鲁迅先生对它推崇有加,蒲松龄称赞它是唐代以来的“翘楚”,马伯庸的《长安十二时辰》也因它灵光闪现。
对历史爱好者、文学爱好者以及青少年来说,这是一部非常值得拥有的精品读物。感兴趣的可点击下面的链接下单,与马伯庸一起重游大唐盛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