520让我们来说说情侣间的民间借贷纠纷
随着社会经济发展,人民生活水平提高,恋爱中的情侣们相互给付财物的现象极为普遍。在双方浓情蜜意时,对彼此的开支用度甚为大方,甚至以此考量用情的深度,感情的纯度;而一旦感情破裂,财产纠纷便随之爆发。近年来,此类纠纷的案件数量和处理难度均呈上升趋势。
当事人为情侣主张“民间借贷纠纷”案由的案件中,有的是因一方资金周转困难产生的民间借贷,有的是双方共同经营中的投资,有的是表达爱意的无偿赠与,有的是双方共同生活中的开支用度,有的还涉及套取信用卡资金转借。支付方式多为微信、支付宝、银行转账,现金交付的较少。
1.感情反目成仇,审理难。情侣分手后,面对感情、财物双重纠葛,不愿积极应诉,更改电话号码,变更住址,更有甚者注销原址户籍,下落不明,送达极为困难。即使双方都到庭参加诉讼,感情破裂,也很难平和地处理财物纠纷,存在引发当事人甚至当事人亲属产生肢体冲突的极大风险,加大审理难度。
2.书面凭证缺失,争议大。在中国的人际交往中,越亲密的关系中,越习惯表现出无条件地信任,以期获得对方更高评价。因此,该类纠纷中逾八成没有借据、欠条、还款协议等书面借款凭证,原告主张借款关系成立的依据多为动辄数百页的电子支付凭证,而对方抗辩多为款项系恋爱期间赠与或共同消费支出,继而也拿出动辄百页的电子支付凭证主张抵销。恋爱时送房送车多不假思索,分手后一碗牛肉粉都要重新算账。然而缺乏书面凭证,诉争事实很难固定。
3.还款约定不明,分歧多。存有借条等书面凭证的该类案件中,鲜有明确约定借期内利率以及逾期利率,根据相关司法解释规定的“催告还款之日”,当事人又缺乏相应主张证据。同时,双方感情好时,一方出借信用卡,借名贷款或从小额贷公司等套取资金后出借,又主张以民间借贷关系要求利息的,很难获得支持。
4.公序良俗不符,隐患深。该类案件中往往伴随着违背公序良俗的婚外情、包养小三等情形,存在名为民间借贷,实为分手费、养胎费等情债的情况。感情走到尽头,失去理智的一方为兑现所谓的情债,不乏以损害名誉、社会地位相胁,以此写下还款协议等继而引发诉讼,存在虚假诉讼甚至涉及其他刑事犯罪的隐患。
1.遵守公序良俗,勿触道德红线。忠诚对待感情和婚姻,避免感情无法善终的时候,用金钱弥补情感的缺失,给自己和家庭造成无法修复的损害。所谓的分手费、补偿费主张以民间借贷纠纷认定法律关系的难以得到支持,双方的恩怨难以通过诉讼化解。
2.借款正当留痕,感情更加真诚。古有俗语“亲兄弟,明算账”,情侣关系并非法律规定的身份关系,双方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并无特殊定义,连亲兄弟都明算账,何况情侣。一段真诚感情不会因为要求出具借条约定明确而产生间隙,一个懂事理的伴侣应当感激在困乏之时对方伸出的援手,书面凭证应该是这份情谊的见证。
3.理性对待情感,积极和谐应诉。此类纠纷发生后,逃避无益于矛盾纠纷的解决,缺席审理时的裁判规则更不利于己。双方及各自亲属都应和谐应诉,让诉争事实在司法程序中明确,义气用事、相互辱骂甚至打斗只会加深矛盾,由于案件的公开审理和在线直播等工作要求,可能会对各自家庭造成不必要的影响。
本文为澎湃号作者或机构在澎湃新闻上传并发布,仅代表该作者或机构观点,不代表澎湃新闻的观点或立场,澎湃新闻仅提供信息发布平台。申请澎湃号请用电脑访问。